14名验船师如何管好1200艘船?
益阳首创“信用船检”模式破解行业难题,方案获交通运输部肯定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1:54 作者: 来源:益阳日报全媒体 浏览次数: 字体: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
  “订单交期紧,但我们对按时交付有信心!”10月18日,湖南三环船舶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公司船舶技术部部长昌伟指着正在赶制、即将发往新疆的新能源船舶说道。这份信心的背后,正是我市在全国首创的船舶检验信用管理改革。得益于这项改革,部分成熟船型的图纸审批和建造检验时间从25天大幅压缩至1到3天,企业资金周转平均减少20天。正是这宝贵的“时间差”,让三环船舶敢于接连拿下湘西茶峒古镇、常德河街景区的紧急订单。

  在益阳,受益于“信用船检”改革的企业远不止一家。作为全省船舶制造核心区,益阳船舶产业产值占全省八成以上。然而,产业繁荣的背后,是全市仅有14名验船师,每年需完成300艘新建船舶的审查与1200艘在册船舶的监管任务,“小马拉大车”的矛盾十分突出。按照原有检验规程,船舶建造需经历10余个环节的现场认可,叠加洞庭湖枯水期检验地点分散等因素,企业“停工待检”成为常态,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。

  2021年9月,依托交通运输部政策支持,益阳率先开展船舶检验信用管理试点。改革的核心在于“采信免检”:我市组建专家团队,出台一系列制度,为船舶生产企业精准绘制“信用画像”,依据评分将企业划分为三个信用等级,实施分类监管。对一级信用企业,实施全流程免检,全面采信企业自检数据;对二级信用企业,验船师进行验证性抽查,做到无事不扰;对三级信用企业,则维持原有检验程序。同时,每季度开展信用动态核查,连续2次达标的一级信用企业,免检期可延长至1年,二级信用企业可升级享受免检;若企业发生质量事故或隐瞒缺陷,则立即降级并取消免检资格。这套机制精准倒逼企业从“被动受检”向“主动提质”转变。

  改革实施以来,一组数据令人振奋:船舶设计图纸审查时间从平均20天压缩至最快1天;累计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约2400万元;在信用体系下检验的931艘新建船舶中,免检船舶达471艘,占比过半。

  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首家一级信用企业,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。“我们的图纸免审率超过54%,船舶免检发证率超过62%,建造周期平均缩短28天。”公司执行总裁刘卫斌介绍,“信用管理换来的不仅是效率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如今船舶返工率显著下降,形成了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。”

  目前,这项源自我市基层实践的“信用船检”模式,其成果已被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吸收转化,出台了批量船舶型式检验要求,为船舶检验贡献了“益阳力量”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